说课稿

时间:2023-11-30 15:13:05
【推荐】说课稿合集10篇

【推荐】说课稿合集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可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新我的颂歌。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的诗歌,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把他们放在整个诗歌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另外,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就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陶渊明生平及作品。通过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感受田园诗的取材及陶诗的风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解读意象,品味意境,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1)教学重点:品赏田园情趣之美,挖掘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思。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法

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朗读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要认真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朗读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设计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四、学习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释惑学习乐趣。

(2)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

五、教学过程

(1)画中有诗

课前导入:给同学们展示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陶渊明诗意图》册中的一幅画,让学生调动积累,说一说透过图画能够联想到的诗句。学生的答案一般都会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这些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着丰富的田园风光,可以说这幅画把我们带入了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今天让我们穿过陶渊明诗人田垄般整齐的诗行,去寻找在都市中久违了的田园风光。那么什么叫田园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

田园诗: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一位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陶渊明。

(2)识诗者、明背景。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老师检查,课堂学生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老师再补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以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写作背景: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3)诗中有画

此环节设计首先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诵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欣赏配乐朗诵《归园田居(其一)》,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通过朗读,让学生选择诗中自己喜欢的一组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的想象,将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提问:这是非常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这段描写具有怎样的意境?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此处隐藏17562个字……

5、世界洋流的分布

6、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联系了实际生活,让学生的口、眼、手、脑动了起来,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的亮点为活动的设计,采用活动探究和小组竞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紧张的竞赛氛围下获取知识。

本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大部分环节都为自主探究,而学生的水平能力有限,个别探究活动可能难以实现。因此,教师要适时的进行补充与引导,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说课稿 篇10

一、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通过我对我校三年级的学生的作文调查,发现45%左右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只有10%的学生喜欢作文,其余学生介于两者之间。而不喜欢作文的原因中,认为字数较多的学生占75%左右,害怕重写的学生40%左右,不知道写什么的学生占15%左右,以上数据说明,老师在作文课上的指导以及在作文课后的评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知世界的好奇心,打开他们的思维,选取有新意的材料以及有效的作文评价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鼓励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自从进入小学三年级后,写作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孩子们从今开始接触“正式”作文了。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自主作文、形成写作能力,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当务之急。

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集市与超市》是一个开放单元,开放单元的目的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我今天为大家呈现的《记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就是根据教材第七单元《集市与超市》中 “笔下生花”设计的习作指导练习。

“记一次购物经历”这一话题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虽然是新奇有趣的,但要孩子将自己的一次购物经历写清楚、写明白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前,我围绕“购物”这一主题结合“初显身手”、“畅所欲言”、“开卷有益”设计了多个体验活动。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购物经历以后再来进行习作创作就容易多了。

三、教学要求

1、学习目标

学习将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写清楚、写明白;

习作过程中能主动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让习作内容更具体;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2、学习重难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定位于通过学生回忆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指导学生利用写作六要素将一次经历写清楚,并运用一种或多种描写手法让习作更具体。

四、学生定位

学生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习,刚刚接触写作。通过访谈节目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从而引导他们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如实的记录下自己的购物经历。

五、习作指导环节的设计

1、创设情境

访谈节目导入,介绍在场嘉宾,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出“购物”这一话题。

2、现场调查,了解学情

3、谈话活动

谈话的过程中,由购物时的心情引入,充分调动学生脑海中自己的购物体验:购物的心情不仅有快乐、高兴的,还有悲伤、难过的,甚至还有愤怒的。再请学生回忆购物原因,暗示学生购物的原因各有不同,自然购物的经历也不是“千人一面”,要说清楚购物经历,原因可少不了。

4、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小组交流自己的购物经历,让学生大胆在组内畅所欲言,并让学生比比看,谁说得棒。

5、生谈经历,引出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购物的经历,其他学生听完后评评哪些方面说的好?为什么好?通过学生的评价引出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6、特殊场景创设,同桌交流

出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大减价”、“买一送一”等图片,再次刺激孩子表达的愿望。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时,非常的激动。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送到自己的购物经历里,同桌交流。

7、生谈经历,同学送题目

请学生加上黑板上的写作要素和部分描写手法谈自己的购物经历,学生说得比较完整的,请同学送他个好题目。

六、学生练写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学生留下了大约 25 分钟左右的习作时间。

七、习作修改

课标要求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鼓励愿意分享的学生将习作读给全班听,并让听的学生说说别人的习作怎么样?好,好在哪里。有问题,又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

八、教学反思

这是我从教以来的第一次习作指导公开课。上完这节课,我真的很兴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前后五次大的调整,总共进行了十余次试讲,磨课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是我确实成长了许多。

总的来说我的感悟有三点:

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课前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充分了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能越殂代疱。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要低估他们,甚至要有向他们学习的想法。

二是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时,要凭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为学生“引”好路。努力去点燃他们思考的“火把”,切忌将答案一古脑地“灌”给他们,而“贪污”了对他们来说最可贵的思维过程。

三是教师要有创新和求实的精神,创新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不能盲目采用和照搬别人的教案,不经思考,不考虑学情。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

一是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对学生回答的引导也不太深入。例如:在学生回答自己的购物心情时,会重复学生的回答。

二是教师课堂机智的欠缺,当学生的回答与我预设的情况有出入时,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一个孩子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用了很多个“然后”,而我没有及时纠正。

三是我的作文评改环节,没有落实既定目标,也没有注意对范例标点符号的修改。

这节课无论是从学生身上还从领导的评课中,我都学到很多,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推荐】说课稿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